深圳集体经济,正在试水股权投资。
近期,深圳的创投行业多了一股新力量——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创投机构募资难,集体企业投资难,这两类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经营主体,如今却擦出了合作的“火花”。
2023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只“市区国企+股份合作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罗湖区的蔡屋围、黄贝岭靖轩、湖贝等11家该区股份合作公司盘活集体资金超1亿元,加上罗湖投资控股公司出资2000万元,与深高新投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7亿元。该基金存续期7年,重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基金的设立打响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共建股权投资基金“第一炮”,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还引导集体经济融入深圳“20+8”产业发展大局中,更为破解创投行业募资难题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集体资金参与股权投资,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探索,为缓解创投行业的募资难带来了一条新路,也将起到示范性带动作用。2月6日,深圳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出,“吸引股份合作公司富余资金进入风投创投领域,丰富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来源。”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苏华此前就提出,建议市、区两级政府花大力气引导盘活社区股份公司存量资金以股权投资形式积极投身深圳科创产业,顺应其转型升级内在需求,释放其资金优势,缓解创投融资难,实现长期资金对接深圳产业升级。“建议先期以相对稳健的市属国有创投板块为突破口,在各个区选取综合实力强、转型意愿高的若干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和国有创投企业合作探索互惠共赢模式,形成示范效应,再推广到全行业。”刘苏华表示。
而今,深圳已有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率先做出了探索。除上述罗湖区1月成立的基金外,2023年2月,在深圳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合作发展推介会—光明专场上,国信证券等六家市属金融国企、光明区科发集团和光明区集体企业签订金融领域合作意向协议,让社区集体资金参与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有效盘活存量资金,确保投资高效、资金安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据了解,当前深圳多个区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罗湖的这一模式。“最近我们跟其他村股份公司的交流多了起来,区里也在召集我们开相关的会议。”深圳一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其所在的股份合作公司内部确实对这一事项开展过讨论。
事实上,集体资产投向私募股权早有试水。“其实我们区里的集体企业去年就开始做股权投资,是以产投公司作为发起人,区国资也出资一部分资金成立了一只单项目基金,当时这只基金还是超募的。”坪山区国资局局长黄郁明表示,除了这只专项基金,坪山区集体企业还以国企为主导,成立了一只园区基金,主要投资辖区内产业园区的优质企业。据了解,坪山设立的这只单项目基金,投资的正是荣耀。
上述罗湖和坪山的股份合作公司试水股权投资都有两个共通点,一是由国资国企发起并出资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则作为LP投资基金;二是均投向符合本区或本市产业定位的领域。
对集体社区股份公司而言,存量资金充足,但投资方式较单一,多为物业出租、银行存款等。据深圳市国资委2021年统计,深圳有近1000家村集体社区股份公司,总资产近2500亿元,净资产超1200亿元,拥有超过1亿平方米物业,年收入超220亿元,年利润近100亿元,2021年三季度银行存款超800亿元。
因此,股份合作公司也在寻找集体经济多元化经营方式,稳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不过,股权投资的高风险性与集体经济的风险偏好并不是很适配,所以,风险控制是其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峦山社区股份公司董事长曾勇欢总结了股份合作公司开展股权投资的几个重要考量因素:第一,是否有政府的专项扶持政策,里面包含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金等;第二,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是否足够专业;第三,投资的项目是否经过充分的验证。
对此,去年12月,深圳市罗湖区修订出台扶持股份合作公司发展“1+1”文件,在全市率先建立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对于股份合作公司投资市区国企成立或管理的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项目1年以上,且经区政府批准的,按照实际投资期限及投资额,每年给予年化1%且不超过100万元的扶持,扶持期限最长5年。股份合作公司退出该基金项目时,发生投资损失的,在扣除已获得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一次性给予实际投资损失50%且不超过300万元的风险补偿。
可见,集体经济已经迈出了试水股权投资的第一步,这意��重大,我们也期待着在后续的探索中能够达成更多市场化的突破,实现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与丰富创投行业资金来源的“双赢”。
这项具有创新性的探索发生在深圳并不意外。作为中国创业创新最有活力的城市,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我国最早一批本土创投机构也萌芽于此。深圳是中国创投行业的发源地,私募创投股权机构数量、规模均居国内前三,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母基金。
在全国范围内,深圳的引导基金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等方面走在各地区的前列,如放宽返投比例要求、提高出资比例、在管理办法中对境外申请机构的准入、对未按规定运行的子基金的清理、对签约规模小于过会规模且无后续融资进展的子基金出资规模的缩减等。
当前,深圳市在打造国际创投中心方面重磅频出,各辖区陆续出台支持风投创投发展政策,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本。
2022年12月21日上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基金总体规划正式公布。深圳市引导基金将统筹设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的“20+8”产业基金群,打造新千亿基金群。
深圳“20+8”产业基金群按照“一个产业集群至少有一只基金配套支持”的理念,由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负责运营,将由市、区引导基金联合出资,分类分批逐步设立,联手社会资本打造一个近千亿规模的产业基金集群。
这个千亿级的基金矩阵正在逐渐成形。深圳市各区正在共同发力创新发展“20+8”产业集群,已形成打造基金矩阵的合力。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深圳的各区级母基金体系正在完善,且各项政策真正地切中了创投行业发展的要害,创新性举措频出,不断为创投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深圳已经成为全国对私募股权类基金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我们期待未来深圳的投资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